
實習機會
我們的教學多樣化,包括互動性課堂、網上學習和翻轉課堂、小組專題研習、以及個人反思。我們與時日並進、循證為本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旨在培育本科生的專科理念與知識、程序技巧和學習態度。高年級的同學可選擇撰寫研究論文、以小組形式進行實踐性專題項目,或到不同的機構參與 實習。以下是部分提供校外實習的機構:




學生分享: 實習機會
李萃之
2023年心理學系本科畢業生
我曾在心靈綠洲裏實習,它是一個促進醫管局職員心理健康的機構。當中我主要負責為一個與跨診斷治療有關的小組及正向職場溝通技巧講座查找文獻及預備內容。從這個實習中,我了解到醫護人員的需要和如何務實地為他們提供心理教育。因此,我意識到要從事與心理健康有關的工作,富有同理心是至關重要的。


王恩隨
2023年心理學系本科畢業生
在實習中我踏出了自己的舒適圈並遇到了不同背景的人。過程中我有了第一身的經驗去與當事人接觸,我明白到每一個當事人都是他們故事的專業,而我可以學習的是欣賞他們一直以來的生存模式以及堅毅。實習更讓我反思並幫助我成長,使我變得更加勇敢且懂得與不同人互動與相處。
李彤
2023年心理學系本科畢業生
在我在新生精神康復會 eGPS 的實習期間,我有幸跟隨一位心理健康主任工作。我觀察了低密度認知行為治療、個案會議和心理教育小組。此外,在臨床心理學家的指導下,我提供了單對單指導式自助治療,讓我能夠將課堂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實際應用於治療中。這段經歷使我更深入了解自己作為治療師的優點和不足,並促使我在個人和專業層面上有所成長。


林曉樂
2023年心理學系本科畢業生
“The more you think, the more you gain.” 以上這句話,陪伴了我走過四年大學生涯。不論是修讀中大心理系,還是實習經驗,都鼓勵我跳出固有思維框架,尋找更多可能。除了沿用傳統教學方法,我亦學會獨闢蹊徑,嘗試創新理念 - 利用Lego和桌遊,引導學生從遊戲中學習。以上經驗都令我更渴望能夠略盡綿力,為下一代建立理想、具激勵性學習環境。
古芷寧
2023年心理學系本科畢業生
在低密度心理治療實習期間,我有機會認識實證為本的治療工具和了解更多倫理道德相關議題。除了能夠接觸來自不同背景的服務使用者外,我更深入了解到何謂以人為本;心理服務需要考慮每一位客戶的需求而作出調整。這個課程重視自我反思,而蘇教授亦會每兩週跟我們進行臨床督導。當中的討論讓我反思與客戶建立關係的重要性以及我作為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角色。這次實習除了能培養臨床技巧外,也是一場寶貴的自我探索之旅。


李曉思
2023年心理學系本科畢業生
在實習期間,透過觀察老師和幼稚園學生的互動,我學會了課堂的管理技巧和設計教學活動的寶貴經驗。同時,我亦有機會為K3小朋友設計了一個以情緒管理和表達為主題的課程,透過遊戲方式培養他們對情緒的關注,並將所學的教學技巧付諸實踐。這次實習經驗深深地讓我體會到作為教育者的重要責任和影響,也讓我了解合適自己的職業。
劉熙林
2023年心理學系本科畢業生
在2022-23年的第一學期,我到了聖道迦南書院實習。實習期間,我有機會在課後功課輔導為有特殊需要的同學提供支援,舉辦心理學工作坊,統籌音樂表演等。
實習有助我把課堂裡面所學到的心理學理論套用在現實生活中。另外,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踏出課室,學習如何與不同人和同事溝通及工作。
